思修复习材料
一、辨析题
1.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观点错误。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方面,这两方面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说法错误。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这两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相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自我价值无法依存。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观点正确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
(3)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
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矛和盾,是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
说法错误。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以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依据)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3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谷性的关系,即二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文务行为。
5.网络是虚拟的,无所谓道德。
观点错误。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网络道德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与扩展。
6.中国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简单相加。
说法错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精神还包括其他内容;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7.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方面,这两方面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观点错误。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相存,共同构成天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大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8.在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其他法律的地位是一样的.
观点错误。
(1)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2)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3)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9.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说法错误。奉行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的标准的人会陷入了拜金主义无底的深渊。近年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加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想拥有金钱无可非议,但金钱的来源必须合理合法。应当坚持: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
10.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说法错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动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有多种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但最根本的是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自然属性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能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二、简答题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由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什么。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3.简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6.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7.简述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8分)
人类之成一民族一国家者,亦各有其生命焉。
李大钊《青春》李大钊在文中提到:青年人应当肩负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大责任,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请结合课本内容,论述青年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就自己的多彩人生?
答: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与历史同向。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尊重顺应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时代责任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同命运。
(2)与祖国同行。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3)与人民同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习近平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总书记在论述中着重提到了青年的时代责任,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从个人与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青年应如何承担时代责任?
答:
(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应,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认识价值。
(4)结合实际分析,观点正确
材料三
2021年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大年,从年初嫦娥五号登陆月球,取土壤后顺利返回,请结合课本,谈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如何做一名忠诚爱国者?
答:爱国是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自觉做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材料四
2020年江苏省淮安某小区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
请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曾某是否需要承当法律责任,请说出理由?
2.你认为检察院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3.我们如何在网络生活和网络舆论里遵守社会道德?
答:
(1)曾某利用的微信群,故意发表带有侮辱性质的不实言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检察院的做法正当理由:歪曲烈土谢勇英勇牺牲的事实,诋毁烈士形象,已经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范畴,侵害了谢勇烈士人格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网络生活中需要道德要求:网络空间的道德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也能用和扩展,我们在网路上要遵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3)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论述
四、论述题
1.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论述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答: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实际展开论述
2.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答:
(1)法治思维的主要内容法律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
(2)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守住法律底线
(3)结合自身来谈。